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,内容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,重点反映我区医药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,读者对象为各级医药卫生人员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

主办单位: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

出版部门: 《广西医学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0253-4304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45-1122/R

邮发代号: 48-29

出版周期

创刊时间 1972

出版地区

出版地区

订购价格 460.00

杂志荣誉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广西医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广西医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
  • 国际刊号:0253-4304
  • 国内刊号:45-1122/R
  • 出版周期:
期刊荣誉:省级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:
广西医学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
  • 肝包虫囊肿术后并发症的防治

    自从阿根廷外科医生Posados于1895年创用肝包虫内囊摘除、囊腔外引流以来,目前仍为治疗包虫病简便、有效、应用广泛的手术方式.......

    作者:窦怀豹;丁俐文;宋兴华;路明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130例中的应用

   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治疗中的重点及难点之一[1].据统计其死亡率达17.6%~41.1%[2],如合并有呼吸障碍其死亡率高达50%~85%[3,4].......

    作者:李斌;汪洋;谭卫;黄斌;刘开生;冯屹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降压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中医辨证论治探索

   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,我国患高血压病人数保守的估计也在五千万人以上.高血压对心、脑、肾等重要脏器产生损害,极大的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[1,2].......

    作者:李方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头皮针在75例颈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

    颈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应用于颈部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,完善、成功的颈丛阻滞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、安全的进行.颈丛神经阻滞常见的并发症有声嘶、Horher综合征、心血管反应、局麻药中毒.......

    作者:庞宏宣;林高翔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8例的体会

   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常见的损伤,传统的卧床牵引治疗时间长,并发症多.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38例,疗效满意,现报告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黄富运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结核52例

    骨结核是一种常见病,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,又以胸腰椎结核的发病率高,其治疗方法和效果各家报告不一.......

    作者:兰祖秀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超级粘结剂用于变异粘结固定桥的临床疗效观察

    牙列缺损是口腔中常见的缺损形式,表现为牙列中的一部分牙齿缺失.缺损牙列的余留牙与余留组织是珍贵的,不能因为只为了某种熟悉的修复方法而切割、切除甚至拔除,应尽可能地熟知现有一切修复牙列缺损的手段,尽可能地保存余留牙与余留组织,并在此基础上恢复生理形态与功能[1,2].......

    作者:廖烈卡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36例报告

    随着头颅CT检查的广泛应用,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发生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.......

    作者:陈俭;姚洁民;卢科;魏风;朱晟;谢华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抚触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

    目的探讨抚触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.方法将50例早产儿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,抚触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加全身抚触,2次/d,每次15~20min;对照组25例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,持续14d.观察抚触前后早产儿身高、体重,记录奶量增加量,以及吃奶的开始时间,并进行对比分析.结果14d后抚触组的身高、体重、吃奶量均优于对照组高(P<0.01).结论抚触对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效果,并且无副作用......

    作者:黄群 刊期: 2008- 04

  • 经颅超声治疗对TCD检查血流速度的影响及意义

   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治疗对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(TCD)检查血流速度的影响水平及临床意义.方法将接受经颅超声治疗的84例患者的治疗前、后行TCD检查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.结果在84例受检者中,治疗前血流速度增快者38例,治疗后血流速度提高14例(36.84%),血流速度降低20例(52.63%),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4例(10.53%);血流速度减慢者治疗前31例,治疗后血流速度提高18例(58.06%),......

    作者:杨珈玲;杨秀塔;郭清;欧爱萍 刊期: 2008- 04